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私下換匯的法律風險: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模糊界限
境內個人外匯交易的法律風險及界限
近年來,不少人爲規避每人每年5萬美元外匯限額,會尋求私下換匯途徑,如找換匯中介、地下錢莊或國外換匯公司。那麼,這種私下換匯行爲是否存在法律風險?如果有,風險的邊界在哪裏?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一、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區別
很多人在諮詢相關問題時會說"罰款可以接受,但不能坐牢"。從法律角度看,罰款和坐牢的區別在於行爲是被認定爲行政違法還是刑事犯罪。
大多數人認爲,如果換匯是自用而非牟利,或只是介紹換匯渠道,可能違法但不至於構成刑事犯罪。然而,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簡單。
二、法律適用的復雜性
有時即便某種行爲並未被法律明確規定爲犯罪,在實踐中仍可能被認定爲刑事案件。這涉及法律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其中原因較爲復雜。
部分原因包括法律的滯後性,以及司法機關對法律的擴大解釋。例如,數字藏品平台案件雖已出現多年,但至今仍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
就私人換匯而言,相關法律規定主要包括:
根據這些規定,似乎只有倒買倒賣和變相買賣外匯且達到一定金額才構成刑事犯罪,其他情況可能只受行政處罰。然而,實際司法實踐中的情況可能大不相同。
三、刑事風險的模糊邊界
實際上,很難劃定一條清晰的界限來區分刑事風險和其他法律風險。法律問題往往較爲復雜,一個事件的最終結果可能由多種因素決定。即使能夠劃定一條界限,在具體執行中也可能面臨許多變數。
同類案件也可能出現不同判決結果。例如,在兩起涉及償還境外賭債的換匯案件中,一案被認定不構成非法經營罪,另一案卻被認定有罪。這種差異主要源於對行爲性質的不同認定。
對於非法介紹買賣外匯的行爲,雖然2019年司法解釋未明確規定構成非法經營罪,但實踐中仍存在介紹人被判刑的情況。這需要在具體案件中深入分析各種因素,如介紹是否有償、涉及金額大小、參與程度深淺等。
四、結語
即使已被刑事立案,通過深入分析案情、提出有力辯護,仍有可能改變案件走向。但需要提醒的是,雖然私下換匯較爲隱蔽,但一旦關聯交易主體被查處,很可能牽連上下遊。此外,如果不慎收到贓款,還可能面臨其他刑事風險。
因此,建議大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要心存僥幸,以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