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VS鲍威尔:七年恩怨或引发市场剧震

特朗普与鲍威尔:七年政经博弈的巅峰之战

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批评由来已久,如今更借装修争议为由,试图迫使其离职。这场看似荒诞的政治戏码,正将全球市场推向风口浪尖。

鲍威尔现今面临着何种压力?若他被迫下台,又将引发怎样的市场动荡?

特朗普与鲍威尔:七年恩怨情仇

特朗普和鲍威尔的矛盾核心在于货币政策取向:一方主张降息,另一方坚持不降。这一分歧自2018年起持续至今。

有趣的是,鲍威尔的任命最初源于特朗普的提名。2018年2月,鲍威尔正式就任美联储主席。当时,特朗普期待他能推行宽松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两人的关系便急转直下。2018年10月,特朗普首次公开抨击鲍威尔,称美联储加息过快是"最大威胁",并指责鲍威尔"失去理智"。自此,两人的矛盾公开化,口水战持续不断。

7年前特朗普亲自任命鲍威尔,如今却绞尽脑汁逼其离职

2022年,鲍威尔获得连任提名,任期延至2026年5月。随着2024年大选年的到来,局势进一步升温。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多次批评鲍威尔"行动迟缓、降息不力",并多次要求其辞职。

然而,罢免美联储主席并非易事。美国法律规定,总统无权因政策分歧解除美联储主席职务,除非有确凿的"违法或严重失职"证据。

今年7月,事态出现转机。特朗普阵营突然提出新的指控:要求国会调查鲍威尔,声称其存在"政治偏见"和"在国会作伪证",并指控美联储总部翻新项目存在重大违规嫌疑。

与此同时,有传言称鲍威尔正"考虑离职",使得整个事件迅速发酵。七年的权力角逐,终于迎来高潮。

7年前特朗普亲自任命鲍威尔,如今却绞尽脑汁逼其离职

鲍威尔的困境

前美联储经济学家坦言:"美联储已陷入困境。"

目前,鲍威尔面临着棘手的政策困境:一方面是可能带来物价上涨压力的关税政策,另一方面是已显降温迹象的劳动力市场。这种双重压力给美联储的决策带来了巨大挑战。

若美联储过早降息,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失控;若选择加息抑制通胀,则可能引发债市动荡、利率飙升,甚至触发"金融恐慌"。

除经济困境外,鲍威尔还面临着激烈的政治攻防。面对特朗普的压力,他选择迎战。鲍威尔要求监察长继续审查总部翻新项目,并通过官方渠道详细回应成本上涨原因,驳斥"奢华装修"的指控。

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夹击,使鲍威尔正经历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

7年前特朗普亲自任命鲍威尔,如今却绞尽脑汁逼其离职

鲍威尔离职的潜在影响

若鲍威尔因压力下台,全球金融市场的"定价锚"可能发生动摇。

某银行外汇策略全球主管分析称,如果鲍威尔被强行撤换,24小时内美元指数可能暴跌3%-4%,固定收益市场可能出现30-40个基点的抛售。美元和债券将面临持续性风险溢价,投资者还可能担忧美联储与其他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被政治化。

该专家进一步指出:"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经济当前脆弱的外部融资状况,这可能导致比预期更剧烈、更具破坏性的价格波动。"

另一家国际银行的策略师团队认为,鲍威尔提前离任的"可能性较低",但若发生将导致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因为投资者会预期利率下行、通胀加速以及美联储独立性减弱。他们还指出,这将形成美元贬值的"致命组合"。

从风险资产角度来看,即便特朗普成功更换美联储主席,也未必能完全掌控美联储政策。如果通胀再度抬头,新任主席最终可能不得不回归紧缩路线。若美联储在经济稳定、失业率低的情况下于9月开始降息,风险资产可能短期受益,包括加密市场。但当前利率仍在4.5%,后续需要释放的流动性仍然相当可观。

鲍威尔的职位稍有动摇,市场就可能剧烈震荡。这不仅是一场货币政策的博弈,更是一场关乎权力与独立性的较量。

7年前特朗普亲自任命鲍威尔,如今却绞尽脑汁逼其离职

TRUMP0.4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分享
评论
0/400
Lionish_Lionvip
· 9小时前
跟随我,避免常见的交易错误。从我的经验中学习真正有效的方法。⚠️➡️👍 避免损失,轻松学习交易
查看原文回复0
HodlOrRegretvip
· 9小时前
装修费都能当理由 笑死
回复0
社恐质押者vip
· 9小时前
装修还能这样赶人走?牛
回复0
鲜血做多vip
· 9小时前
市场又要成韭菜血海了 猎杀时刻快来了
回复0
Rug_Resistantvip
· 9小时前
这闹剧要涨btc了吧
回复0
倒霉的矿工vip
· 9小时前
擦 又在整这出!真能作妖
回复0
TokenVelocityTraumavip
· 9小时前
这男人咋这么记仇
回复0
GateUser-1a2ed0b9vip
· 9小时前
又开始演戏了咩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