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 Network: 专为交易打造的高性能Layer1公链

robot
摘要生成中

Sei Network: 专为交易而生的高速Layer1公链

近期,SEC对某交易平台的起诉成为加密行业最大的事件之一,导致大多数加密资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这一事件不仅使加密市场再次陷入低迷,也让用户对中心化交易所的信任度下降,从而凸显了发展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必要性。在这一背景下,Sei Network作为一个基于Cosmos SDK构建的Layer1公链应运而生,其目标是成为DeFi、NFT和GameFi领域中DEX的首选公链。

详解Sei Network:为交易而生的高速Layer1公链,能成为去中心化"纳斯达克"吗?

Sei Network的设计理念是在通用公链和特定应用公链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专门为交易而构建的公链。与通用公链相比,Sei在每个技术层面都进行了优化,以提供最佳的交易基础设施。相较于特定应用公链,Sei则更加通用,可以支持各种交易应用程序,而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应用。

作为专注于交易的公链,Sei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当前链上交易所面临的可扩展性问题,并成为最快的Layer 1公链。为此,Sei实施了多项重要技术改进:

  1. Twin Turbo共识机制:这一创新使Sei能够实现300毫秒的最终确定时间下限,速度比某些公链快10倍。

  2. 可组合架构的订单匹配模块:这使得Sei上的dApp具有同步可组合性,同时通过桥接合作伙伴,实现了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异步可组合性。

  3. 基于市场的并行化技术:这项技术将吞吐量提高了5-10倍,并支持订单批量处理,简化了跨不同交易所更新多个订单的过程。

  4. 流动性管理系统:这一系统有助于DeFi、GameFi和NFT应用程序在利用Sei区块链的敏捷性和效率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深入的流动性系统和具有成本效益的交易流程。

详解Sei Network:为交易而生的高速Layer1公链,能成为去中心化"纳斯达克"吗?

Sei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订单匹配引擎:Sei在链级别创建了一个订单下达和匹配引擎,这使得构建者可以轻松地使用这个引擎来创建基于订单簿的交易所,省去了从零开始构建订单簿的步骤。

  2. 并行订单执行:Sei能够按顺序处理同一市场内的订单,同时可以同时处理来自不同市场的订单。这种方法显著提高了Sei的吞吐量,同时确保了验证者之间的确定性行为。

  3. Twin-Turbo 共识机制:这一机制包含智能区块传播和乐观块处理两部分,大大提高了区块处理速度和效率。据测试,Sei将区块确认时间从6秒缩短到500毫秒,实现了全网最快的最终区块确认时间,并达到了每秒处理2万笔交易的吞吐量。

详解Sei Network:为交易而生的高速Layer1公链,能成为去中心化"纳斯达克"吗?

除此之外,Sei还引入了单块订单执行、订单捆绑、频繁的批量拍卖和本地价格预言机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详解Sei Network:为交易而生的高速Layer1公链,能成为去中心化"纳斯达克"吗?

在生态发展方面,Sei已经吸引了大量投资和项目加入。目前,Sei生态基金的总规模已达1.2亿美元,其生态系统已吸引了超过150个团队在其上开发项目,涵盖基础设施、DEX、MEV、跨链、NFT、抵押借贷等多个领域。

详解Sei Network:为交易而生的高速Layer1公链,能成为去中心化"纳斯达克"吗?

总的来说,Sei Network作为一个专注于交易的高性能Layer1公链,通过其创新的技术应用和全面的生态布局,为DeFi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快速发展的加密交易市场中,Sei的高速、可扩展性和经济性使其成为交易者、开发者和游戏社区的理想选择。

SEI6.2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FrontRunFightervip
· 16小时前
又一个声称解决最大可提取价值(MEV)的L1……我们之前见过这种黑暗森林的舞蹈,真让人无奈
查看原文回复0
BearMarketSagevip
· 16小时前
这一波跌真是大礼包啊 抄底SEI了
回复0
RektButStillHerevip
· 16小时前
好,就这个赛道打一把
回复0
币圈黄昏浪子vip
· 16小时前
炒过千币,次次在顶接盘,但风险也是财富
回复0
Sandwich Huntervip
· 16小时前
吃席都赶不上热乎的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