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给大家分析一下项目,最近都在研究BSC生态的项目, Solana 生态那边确实有点忽略了,不过平时还是一直关注的,今天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个SOL上面的项目 @MarinadeFinance!



可能不少人还没听过,但它的数据有点特别,每年能赚 1000 多万美元,市值只有4500 万左右,刚好来聊聊,看看是怎么玩的!

第一步老规矩,先弄明白Marinade 到底是做什么的?

简单说,它是 Solana 上帮人管理 SOL 质押的工具,你手里的 SOL 想赚点利息,又担心锁起来不方便用,它就提供了两种选择:

原生质押:有点像存定期,把 SOL 锁起来赚利息,好处是安全(不经过智能合约),但钱暂时取不出来;

流动性质押:把 SOL 换成它发行的 mSOL(可以理解成 “质押中的 SOL 凭证”),既能继续赚利息,又能拿着 mSOL 去别的 DeFi 平台再赚点(比如存到借贷平台当抵押品)

现在它手里管理着 1100 万枚 SOL,按当前价格算差不多 21 亿美元,用户超过 15 万,在 Solana 生态里算是规模不小的质押平台了,比较关键的是,它是 Solana 上第一个做流动性质押的,在这个赛道里算是早期入局的了。

然后再来团队背景这块:没有风投介入,是社区自己做起来的

Marinade 是 2021 年 Solana 黑客松里诞生的,一开始靠生态资助(grants)起步,从头到尾没拿过风投的钱,团队核心成员的代币,都是按 “锁仓量(TVL)里程碑” 来解锁的,比如 TVL 达到多少亿,才能拿到相应的代币,不是说躺着就能分到的,就可以激励大家干活

现在项目由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管理,意思就是,持有它的治理代币 MNDE 的人,能投票决定项目里的大事(比如手续费怎么用、要不要回购代币),这种模式虽然效率可能慢些,但不太容易被少数人操控。

接着来看看经济模型, $MNDE 代币到底有什么用?

之前 $MNDE 确实有点 “尴尬”,虽说它是治理代币,但普通用户拿着,感觉没什么实际价值,不过今年 5 月通过新提案(MIP.11)后,情况开始有了变化:

回购销毁:协议会拿出 40% 的收入,每个月在市场上买 MNDE 然后销毁(相当于减少流通量)。到了 7 月,又通过 MIP.13 把这个比例提到了 50%。

按每年 1000 万美元的收入算,就是每年拿 500 万美元买 MNDE,差不多是当前市值的 11%。这就好比公司用利润回购股票,对代币价格能形成实实在在的支撑了。

治理奖励:今年参与投票的用户,年底能分到 2500 万 MNDE 作为奖励,目的是鼓励大家长期持有并参与治理。

销毁计划:另外还打算销毁 5% 的总供应量,进一步减少流通量。

简单说,以前的 MNDE 更像 “投票权证明”,现在加上了 “收入分红”(通过回购来实现)和 “通缩预期”,价值捕获机制才算真正落了地。

看看机构眼中的Marinade是什么样的?

这一点@MarinadeFinance我觉得潜力还是有的,Marinade 最近动作也挺多的,能看出它在往合规和机构服务的方向发力:

它被指定为美国首个 Solana ETF(由 Canary Capital 申请)的独家质押服务商,而且是两年的独家合同,这意味着以后购买这个 ETF 的资金,只要涉及质押环节,都要通过 Marinade 的系统来操作。

另外,它还拿到了 SOC 2 Type 2 认证,这是金融行业的合规认证,说明其安全和运营标准已经达到了机构的要求,目前是 Solana 上主要质押协议中第一个拿到这个认证的。

管理着 1000 亿美元资产的 BitGo,也已经把 Marinade 集成到了自己的系统里,方便机构客户通过它来质押 SOL。

这些事单独看可能没太明显的感觉,但合在一起能说明一个问题:传统金融机构如果想参与 Solana 质押,Marinade 很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首选渠道。

再来看看几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市值 / 收入比:只有 4.5 倍,也就是说,花 4.5 美元买 MNDE,每年能对应 1 美元的收入,而以太坊上同类 DeFi 项目平均是 23.4 倍,差了 5 倍多。

市值 / TVL 比:仅 0.022,它管理着 21 亿美元的资产,自己的代币却只值 4500 万,这就好比一家管理 18 亿资产的基金公司,市值才 4000 万,在传统金融里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对比同类项目:和它功能类似的 Lido(以太坊上的质押龙头),市值是它的 9 倍;Solana 上的 Jito,市值是它的 8 倍,但 Marinade 的收入和 TVL 并不比它们差多少。

富兰克林邓普顿(管理 1.5 万亿美元的资管巨头)3 月份就提到过,Solana 上的 DeFi 代币比以太坊同类 “严重被低估”,MNDE 可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我的看法:风险和机会都有

机会主要在于 “估值修复”:如果市场稍微注意到这种价值错配,哪怕只是涨到 Lido 的估值水平,MNDE 也有不小的上涨空间,而且回购机制相当于提供了 “安全垫”,每月有 500 万美元的买盘支撑,至少让它跌起来没那么猛。机构资金一旦真正进入,需求可能会突然增加。

但风险也不能忽略:
加密市场整体波动大,要是 SOL 价格跌了,质押量和收入都会受影响;

竞争在加剧:Solana 上还有其他质押协议,万一别人也推出类似机制,可能会分流用户;

监管有不确定性:虽然拿了合规认证,但加密领域的政策变化谁也说不准。

总的来说,MNDE 属于 “基本面扎实,但市场还没充分反应” 的类型,如果看好 Solana 生态,又想找个估值低、有实际收入的项目,它确实值得多留意。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研究观察,不算投资建议,真要入手前一定要自己多做功课。

最后说句题外话,加密市场有时候就是这样,好项目被低估是常有的事,关键在于能不能在市场觉醒前,看懂它的价值逻辑,Marinade 的故事,可能才刚刚开始!
#MarinadeFinance # 流动性质押 #DeFi # MNDE
SOL1.68%
MNDE0.34%
MSOL1.77%
DEFI-2.46%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