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加密货币被盗21.7亿美元 个人钱包成新攻击热点

2025年上半年加密货币犯罪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

核心发现

2025年至今加密货币服务遭受超过21.7亿美元资金盗窃,远超2024年全年。其中对某交易平台的15亿美元黑客攻击(加密货币史上最大单次盗窃案)占据损失主要部分。

截至2025年6月底,被盗资金总额比2022年同期高出17%。若当前趋势持续,全年服务类平台被盗资金可能突破40亿美元。

个人钱包被盗在整体生态盗窃中的占比正逐步上升,攻击者越来越多地瞄准个人用户。2025年至今,此类案件占全部被盗资金活动的23.35%。

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的暴力或胁迫行为与比特币价格波动存在相关性,表明攻击者倾向于在高价值时期伺机作案。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地域趋势

2025年至今,美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印度尼西亚和韩国成为受害者的集中地。

从区域来看,东欧、中东和北非以及中亚和南亚在2024年上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受害者数量增长最快。

不同地区被盗资产类型也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反映了当地加密货币采用的基本模式。

洗钱行为

从服务平台和个人端窃取资金的洗钱行为存在差异。总体而言,针对服务平台的威胁行为者通常表现出更高的技术复杂性。

洗钱者为转移资金往往支付超额费用,平均溢价从2021年的2.58倍波动至2025年至今的14.5倍。

有趣的是尽管转移被盗资金的美元平均成本随时间下降,但链上平均成本的倍数却有所增加。

针对个人钱包的攻击者更倾向于将大量被盗资金保留在链上,而非立即洗钱。

目前针对个人钱包的盗窃案中仍有85亿美元加密货币滞留链上,而服务端被盗资金为12.8亿美元。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非法活动环境的变化

2025年至今的非法交易量有望达到或超过去年估计的510亿美元。某受制裁交易所的关闭,以及某华语服务商可能被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列为特别关注对象,这些事件重塑了犯罪分子在生态中的资金流动方式。

在这一变局中,资金盗窃成为2025年的首要问题。其他形式的非法活动同比表现参差不齐,而加密货币盗窃的激增不仅对生态参与者构成直接威胁,也为行业安全基础设施带来长期挑战。

服务平台被盗资金激增

2025年至今活动在6月前的上升速度远超以往任何年份,上半年即突破20亿美元大关。

此前最严重的2022年服务平台被盗20亿美元需214天,而2025年仅用142天便实现了相近规模。2023年和2024年则呈现更温和的累积模式。

目前,2025年6月底的数据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7.27%。若趋势延续,2025年全年仅服务平台被盗资金就可能超过43亿美元。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个人钱包:加密货币犯罪新前沿

个人钱包被盗在总损失中的占比持续增长。这一趋势可能反映以下因素:

  • 主流服务安全措施改进,迫使攻击者转向个人目标
  • 个人加密货币持有者数量增长
  • 主流加密资产升值,个人钱包中资金价值提升
  • 更复杂的个体定向技术发展

按资产类型细分个人钱包被盗价值可发现三个关键趋势:

  1. 比特币盗窃占相当大比例
  2. 存储比特币的个人钱包平均损失金额随时间增加,表明攻击者有意针对高价值目标
  3. 非比特币及非EVM链上的个体受害者数量正在上升

这些因素表明,虽然比特币持有者成为定向盗窃受害者的概率低于其他链上资产持有者,但一旦受害,其损失金额异常庞大。前瞻性推论是:若原生资产价值上升,个人钱包被盗金额很可能同步增长。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暴力因素:当数字犯罪转为物理伤害

2025年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的物理攻击数量有望达到历史次高年份的两倍。这些暴力事件与比特币价格的移动平均线存在明显相关性,表明资产价值上涨可能诱发针对已知加密货币持有者的物理攻击。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地域模式:全球受害者分布

2025年至今,美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印度尼西亚和韩国位列人均受害数量最高国家;而东欧、中东和北非及中亚和南亚的受害者总量在2024上半年至2025上半年间增长最快。

按人均被盗金额排名,美国、日本和德国仍居前十,但阿联酋、智利、印度、立陶宛、伊朗、以色列和挪威的受害严重程度全球领先。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个人钱包被盗资产的区域差异

北美在比特币和山寨币盗窃中均居首位。欧洲是以太坊和稳定币盗窃的全球中心。

亚太地区比特币被盗总量排名第二,以太坊第三;中亚和南亚在山寨币和稳定币被盗金额中位列第二。撒哈拉以南非洲在被盗金额中垫底。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加密货币洗钱经济学

个人钱包与服务端攻击的洗钱行为存在显著差异。2024-2025年针对服务端的攻击者大量使用跨链桥进行"链跳跃"洗钱,混币器的使用也更为频繁。相比之下,个人钱包被盗资金更多流向代币智能合约、受制裁实体及中心化交易所。

在洗钱过程中,被盗资金操作者支付超额费用,且成本随时间剧烈波动。针对服务平台的攻击者通常支付更高溢价,可能反映其需在资金冻结前快速转移大额资金的紧迫性。

个人钱包被盗资金更多会滞留链上,大量余额停留在攻击者控制地址而非快速洗白或兑现。这种犯罪者持有行为可能反映其对操作安全的信心,或模仿主流加密货币投资策略。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预防与缓解策略

服务平台应重视全面的安全文化、定期安全审计和能识别社会工程攻击的员工筛查流程。代码审计变得愈发重要,智能合约漏洞正成为增长最快的攻击载体。多签热钱包的实施为机构安全提供了额外保护层。

对个人而言,保护持币隐私可能与技术措施同等重要。高受害增长国家的用户需特别警惕数字足迹和人身安全。针对加密货币富豪家庭的案件表明,数字资产持有者需考虑传统安防措施,包括避免炫富、不在社交媒体泄露持仓或交易动态、实施基础安防协议等。

展望:关键转折点

2025年至今的数据呈现了加密货币犯罪的进化轨迹。某交易平台事件证明,即使行业头部实体仍难抵御高级持续性威胁;个人钱包被盗激增则显示加密货币持有者面临空前风险。

进入2025年下半年,加密货币被盗资金前所未有之高。若被盗资金真如预测突破40亿美元,行业未来数月的应对或将决定犯罪趋势是持续恶化还是随防御体系成熟而趋于平稳。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报告:被盗资金激增至21.7亿美元,个人钱包被盗占比逐步上升

BTC0.1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ETH储备银行vip
· 07-25 16:32
呵呵 割韭菜的戏码越来越烂
回复0
Stake_OrRegretvip
· 07-23 07:25
傻币才把钱放交易所
回复0
午夜交易者vip
· 07-22 17:02
草 小钱包没地方藏了
回复0
层叠巢机老狐狸vip
· 07-22 16:59
币圈韭菜欠割了
回复0
倒霉的矿工vip
· 07-22 16:59
韭菜真不好当啊
回复0
SigmaValidatorvip
· 07-22 16:54
散户的钱最好偷 没技术含量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