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宏观经济回暖 加密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宏观经济热点主题回顾
近期宏观环境表现较好
通胀明显降温,最近两个月呈现下降趋势。美国6月CPI环比四年来首次转负,核心同比增速创逾三年新低。预计未来两年通胀将继续下降。住房通胀也在加速放缓。
就业市场略有软化,但总体仍较为稳定。经济惊喜指数处于低位,表明经济数据多低于预期。金融条件指数显示出持续宽松趋势,程度为2022年底以来最宽松。
这些因素对风险资产市场较为有利,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将采取行动支持经济扩张。第一季度末对通胀的担忧被证明有些过度,尽管服务业通胀仍高于央行目标,但商品类通胀下降明显。
在美元走弱和美联储开始降息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和加密货币可能受益。如果预期软着陆转为硬着陆,投资者可能迅速从股票转向债券。
第二季度财报季面临压力
当前市场焦点是已经开始的第二季度财报季。市场预期较为乐观,要实现之前的惊喜程度可能有难度,财报发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盈利兑现或板块轮动。
华尔街预期标普500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8.9%,高于上季度的5.9%。这是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最高的盈利增长预期。
从第一季度的市场反应来看,好于预期的盈利带来的涨幅不如差于预期盈利导致的跌幅明显。
对人工智能盈利能力的质疑讨论也在增多。大科技股走出2022年业绩低谷后,除了Nvidia或特斯拉,其他公司财报后保持强势的可能性降低。
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从市值最大的七家科技股转向其他股票,或者关注点从人工智能转向其他热点,如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
波音公司认罪带来的影响
波音同意就两起737 Max空难案件认罪,将面临高达4.872亿美元的罚款。公司还需投入至少4.55亿美元用于内部合规和安全整改,并接受三年的独立监督。
从投资角度看,这代表波音的利空出尽,有利于估值恢复。这种情况类似2023年11月币安认罪后BNB币价大幅上涨。
市场对美国大选结果的预期
衍生品市场对拜登连任持悲观态度,特朗普胜选概率从年初的40%-50%上升到约60%。共和党同时赢得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概率也有所增加,目前约为50%。
投资者关注点从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转向政治因素。重点关注特朗普可能实施的关税、税收政策和监管变化。
特朗普上台后,预计将提高关税,这可能使国内市场导向的企业受益。关税可能轻微拖累GDP增长,同时推高通胀,这与美联储降息意图相悖。
共和党全面胜利可能导致减税政策延长并增加财政支出,这对股市较为有利。但具体政策细节尚不明确。
中国经济状况对全球的影响
中国目前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作为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国正在输出通缩压力。这有助于降低欧美核心通胀率,可能为欧美央行提供更多降息空间,利好股市和加密货币。
中国在多个出口产品领域占据显著市场份额,包括传统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但中国长期采用的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产能过剩,尤其是在钢铁、煤炭、化工和房地产等资本密集型行业。
中国的通缩压力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结束。这将对美国核心CPI施加下行压力,预计这一趋势将在未来持续。
加密货币市场表现
今年以来,比特币的风险回报比明显低于美股,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常见。主要原因是最近一个月比特币出现意外大幅下跌。
实物资产代币化进展
BlackRock BUIDL推出不到四个月,目前持有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代币化国债。MakerDAO计划将10亿美元储备投资于代币化美国国债产品,这将使现有实物资产代币规模增长55%。
从收入角度看,这意味着MakerDAO每年可增加4000-5000万美元收入,约占目前收入的一半。这可能成为Maker与传统大机构合作的关键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