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项目出海陷阱:海外注册难逃穿透式执法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创业者常见误区:海外注册不等于合规

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收紧,许多Web3项目纷纷选择将业务"出海"。然而,将公司注册在海外并不意味着就能完全规避中国法律风险。本文旨在帮助Web3创业团队,特别是技术决策者理解:为什么"项目在境外"也可能触发中国法律风险?

web3创业者、从业者最容易忽视的合规误区:只要项目出海就等于合规

监管背景与项目出海逻辑

自2017年"94公告"和2021年"924通知"发布以来,中国对虚拟货币相关业务采取高压监管态度。这些政策明确禁止ICO,并将虚拟货币交易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面对严格的监管环境,许多Web3项目选择将注册地迁往海外,采用"境外注册+远程部署"的模式,试图规避法律风险。

常见误区:出海不等于安全

然而,仅仅将项目注册在海外并不能完全规避中国法律。离岸架构主要用于商业风险隔离、税务优化和资本运作,无法构成对中国刑事责任的豁免。如果项目涉及中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即使公司主体在境外,中国司法机关仍有权根据"属地管辖"或"属人管辖"原则追究责任。

"穿透式执法"概念解析

"穿透式执法"是Web3项目方需要重点关注的执法模式。它基于两个基本原则:

  1. 属地原则:即使项目注册在海外,但如果用户主要来自中国、核心团队位于中国境内,或存在境内推广、商务合作等活动,仍可能被视为"行为发生在境内"。

  2. 属人原则:中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的违法行为,同样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穿透式执法"在Web3领域的表现包括:穿透注册地、穿透技术身份,以及穿透链上数据。这意味着,即使项目采用海外架构,如果实质上服务中国用户或涉及违法行为,仍存在法律风险。

web3创业者、从业者最容易忽视的合规误区:只要项目出海就等于合规

结语

对Web3创业者和技术负责人而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项目合规的关键不在于注册地,而在于项目本身是否触及法律红线。只有在早期阶段就将风险识别作为底层思维,才能确保项目长期稳健发展。建议创业团队在项目初期就进行全面的法律风险评估,而不仅仅依赖于海外注册来规避风险。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9
  • 分享
评论
0/400
GasFeeCryingvip
· 07-20 06:22
一眼都是韭菜空投骗局
回复0
MemeTokenGeniusvip
· 07-20 06:11
搞这些花活儿还不如认真做
回复0
GateUser-40edb63bvip
· 07-19 22:37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吧?
回复0
Anon32942vip
· 07-17 21:03
这锅果然甩不掉啊
回复0
共识机器人vip
· 07-17 21:02
钻法律空子的迟早要还的
回复0
梯子上的工具人vip
· 07-17 20:47
龟龟 法律红线还是得避开哈
回复0
倒霉蛋验证者vip
· 07-17 20:45
合法也被搞 不合法也被搞
回复0
层叠巢机老狐狸vip
· 07-17 20:45
耍小聪明翻车了吧
回复0
UnluckyLemurvip
· 07-17 20:37
耗子尾汁,法律早就等着了
回复0
查看更多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