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擬囤1萬枚BTC鎖倉20年:亞洲首個主權比特幣儲備要來了?機會與風險暗藏



幣圈再迎“國家隊”重磅動作!菲律賓國會提交《戰略比特幣儲備法案》(衆議院第421號法案),計劃讓央行5年內買夠1萬枚BTC,鎖倉20年不準出售,到期後僅用於償還政府債務。若法案通過,菲律賓將成爲亞洲首批通過立法建立“主權比特幣儲備”的國家。這並非散戶投機,而是國家層面押注BTC“數字黃金”價值,但也有聲音質疑“提案難落地”,該如何理性看待?

一、提案三大硬核細節:明確操作、嚴規鎖倉、高透明度

1. 購買計劃清晰:央行需在5年內累計購入1萬枚BTC,年均最多2000枚。按當前10萬美元/枚計算,年均需投入2億美元,5年共20億美元,且必須從市場真金白銀購買,區別於美、德靠“執法扣押”湊數的方式。
2. 鎖倉規則嚴格:購入後需鎖倉20年,期間禁止出售、抵押,唯一用途是20年後出售償還政府債務,相當於將BTC作爲“國家長期儲蓄罐”。
3. 管理要求透明:BTC需存入央行信托帳戶,定期公開持倉地址與購買記錄,接受公衆通過區塊鏈瀏覽器審計,透明度遠超傳統外匯儲備。

二、提案背後邏輯:分散美元依賴,布局數字資產

菲律賓當前外匯儲備中美元佔比超60%,面臨美元貶值導致國家財富縮水的風險。而BTC具備“抗通脹、去中心化”屬性,可幫助分散風險。這一布局並非個例,不丹早已通過水電挖礦囤積BTC與以太坊,巴基斯坦也在推進主權儲備計劃,亞洲多國正悄然加碼數字資產。

三、圈內三大觀點:利好、質疑與理性分析

- 看好派:低成本押注未來的不對稱利好
菲律賓首家持牌虛擬資產公司Satoshi Citadel Industries聯合創始人Miguel Antonio Cuneta認爲,菲律賓年均外匯儲備約1000億美元,拿2億美元(僅佔0.2%)買BTC,不影響教育、醫療等關鍵開支。若20年後BTC漲至50萬美元/枚,1萬枚可變現50億美元,能償還菲律賓近10%的政府債務(當前約540億美元),性價比極高。
- 謹慎派:提案難通過,信號意義大於實際
菲律賓最大電子錢包GCash的加密主管Luis Buenaventura指出,菲律賓央行對加密貨幣一貫保守,且“用納稅人資金買BTC”易引發爭議,法案大概率難通過。但提案釋放關鍵信號:當地企業或會效仿微策略,將BTC納入資產負債表,把閒置資金用於數字資產儲備。
- 理性派:機會與風險並存,執行是關鍵
區塊鏈公司BayaniChain首席執行官Paul Soliman表示,將BTC作爲“數字黃金”長期儲備且公開審計,能憑藉高透明度贏得民心,是大膽嘗試。但風險同樣突出:一是BTC波動大,若買在高點短期易遭“浪費資金”質疑;二是民衆對加密貨幣認知不足,可能反對將資金投入數字資產而非民生;三是購買策略至關重要,“定投攤成本”優於“追高買入”。

值得參考的是不丹的模式:其通過水電挖礦囤BTC,既降低購買成本,又規避“用外匯購買”的爭議,目前已儲備上百枚BTC,或爲菲律賓提供借鑑。

四、對普通投資者的兩大信號與三大實操建議

(一)需盯緊的兩個關鍵信號

1. 主權國家布局BTC趨勢加速:從薩爾瓦多將BTC定爲法定貨幣,到不丹、巴基斯坦推進儲備計劃,再到菲律賓提法案,“國家隊資金”持續進場。雖年均2000枚對市場短期影響有限,但長期會減少BTC流通量,爲價格提供支撐,類似微策略4年持倉超19萬枚的持續效應。
2. 提案進展是情緒催化劑:若半年內進入立法程序(如9月底國會討論、12月前出修改版),將強化“BTC獲國家認可”信號,或引發跟風買入;若被否決,短期或有小回調,但難改長期趨勢。

(二)實操建議:拒絕跟風,聚焦長期

1. 不追高,學定投:當前10萬美元/枚接近近期高點,可效仿菲律賓“5年定投”,每月用工資5%-10%買入,攤平成本。
2. 優先配置主流幣:除BTC外,可關注不丹也儲備的以太坊,但遠離小山寨幣,貼合“國家隊”配置方向更穩妥。
3. 長期持有,遠離短線:菲律賓鎖倉20年凸顯BTC長期價值,投資者也應摒棄“賺快錢”思維,持有1-3年更易享受“國家隊資金進場”紅利。

無論法案最終是否通過,一個明確趨勢已顯現:BTC正從“散戶資產”向“機構與國家認可的資產”轉變。短期波動難免,但“國家隊”持續進場將不斷夯實BTC的市場根基,順應趨勢遠比盲目投機更可靠。 #Gate Alpha空投FST#
ETH-3.99%
BTC-1.1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