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最近看到謝孟恭與芒果派對成立「肖楠資本」的新聞
身為玩家,也是一個長期研究遊戲產業的人,我對這件事特別有感。
台灣幾乎沒有專門投資遊戲的創投,更少有像肖楠資本這樣,不是從市場報告或財務模型起步,而是因為一款遊戲——《活俠傳》。
1. 從《活俠傳》到資本行動
我完全能理解謝孟恭的「電子陽痿」——那種愛玩遊戲卻提不起勁的倦怠。直到遇到一款作品,讓你廢寢忘食,才記起遊戲的魅力。
他沒有開會評估 ROI,也沒有做盡調,而是直接私訊團隊要資助。對玩家來說很浪漫,對產業來說很罕見。
2. 常青基金的長跑價值
肖楠資本採用 Evergreen Fund(常青基金)模式,沒有 7-10 年的退出壓力,能和團隊一起跑長線。
作為玩家,我知道這是遊戲產業最需要的結構——很多優秀作品需要 4-6 年完成,短期回報只會逼團隊提早上市或砍內容。
3. 台灣遊戲的資金困境
文策院數據很直接:88% 獨立遊戲靠自有資金營運,只有不到 4% 接受創投。這背後是三個結構性問題:
✅投資人看不懂遊戲
✅團隊不習慣募資
✅市場不相信遊戲投資
這讓很多有實力的團隊,因資金缺口被迫妥協甚至放棄。
4. 為什麼是現在
我同意謝孟恭說的「聞到起飛的味道」。
AI 工具已經能降低美術、關卡、敘事等開發成本,中小型團隊的生存線被拉低。
如果此時有資本進場,幫助團隊把遊戲做滿,而不是為了活下去砍一半內容,這是一次結構性翻轉的機會。
5. 投資策略與挑戰
第一步是找 Steam 上的台灣單機遊戲團隊,因為這意味著具備打全球市場的潛力。
挑戰也很清楚:市場小、標的稀缺、選錯會浪費資源。
6. 對照案例:宇竣澳丁與大宇技術外移
如果我們把肖楠資本放進台灣遊戲發展的脈絡裡,可以看到另一面。
過去的「宇竣澳丁」曾靠代理與市場營運,快速推進海外發行,但這種模式本質上是資本導向 + 發行思維,對研發端的扶植有限。
而「大宇」雖然曾經是台灣自研實力的代表,但近十年卻面臨技術與研發人才外移,甚至部分核心研發轉到對岸或外包,造成 IP 還在,本土技術卻逐漸流失。
這兩個案例反映了台灣遊戲產業長期的兩個問題:
資本與研發斷層——有資本的時候多半用在代理、發行或短線項目,很少長期押注研發端。
技術外流——缺乏穩定的投資與產業支持,讓開發人才被更有資源的市場吸走,技術跟著外移。
肖楠資本如果能堅持長跑、以研發為核心,或許能打破「代理賺快錢、研發養不起」的惡性循環,也有機會減少技術外移的速度。
7. 我的觀點
我不覺得肖楠資本會立刻投出下一個 3A 大作,但它可能建立一個循環:
本地資本願意長期相信本地團隊 → 團隊撐到打全球市場 → 更多資本進場 → 產業底氣變強。
對我來說,這不只是「一間新創投公司」的新聞,而是台灣遊戲產業的一個信號:
浪漫歸浪漫,但只要這份浪漫有紀律、有選擇、有耐心,它就有可能成為產業的轉折點——而且是從「研發端」去修補過去宇竣澳丁與大宇所留下的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