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比特幣垃圾交易攻擊回顧:從2015年到現在的網路演變
近期,Bitcoin Core 軟體庫中出現了一項取消 OP_Return 輸出大小策略限制的提議,引發了關於比特幣區塊鏈上垃圾交易及其處理方法的討論。本文將回顧 2015 年夏天比特幣網路遭受的垃圾交易攻擊事件,比較當時和現在的情況,並探討從中吸取的教訓。
2015 年夏季的垃圾交易攻擊是區塊大小之爭的早期交鋒。攻擊者屬於"大區塊支持者"陣營,他們認爲 1MB 的區塊限制過小,容易被垃圾交易填滿。大區塊支持者將區塊填滿視爲一個極其糟糕的結果,認爲會使比特幣支付變得不可靠。他們主張增加區塊大小限制,以提高垃圾交易填滿區塊的成本。
相反,"小區塊支持者"認爲讓垃圾交易快速廉價上鏈並不能阻止攻擊者,反而會助長其氣焰。他們還指出,增加區塊大小會導致費用下降,使垃圾交易變得更加便宜。
2015 年 6 月 20 日,一家名爲 CoinWallet.eu 的比特幣錢包和交易所宣布進行"比特幣壓力測試"。他們表示要證明增加區塊大小限制的必要性,計劃每 5 分鍾生成 1MB 的交易數據,目標是造成 241MB 的交易積壓。
第一輪攻擊於 6 月 22 日開始,但由於服務器崩潰而未能如期進行。攻擊者在這次失敗的嘗試中花費了約 2 個比特幣作爲手續費。
6 月 24 日,CoinWallet.EU 宣布將於 6 月 29 日進行第二輪攻擊。這次攻擊似乎更有成效,一些用戶報告交易長時間未被確認。然而,某些礦池成功過濾掉了垃圾交易,減輕了攻擊的影響。
7 月 7 日,第三輪攻擊開始,雖然沒有正式宣布。這是迄今爲止最猛烈的攻擊,據報道花費了超過 8,000 美元的費用。攻擊者採用了多樣化的策略來生成大量垃圾交易,包括向公共錢包發送塵埃交易和利用已知私鑰的地址。
在攻擊最激烈時,一些開發者認爲增加區塊大小限制是最佳防御措施。一些礦池通過創建大型交易來整合垃圾交易輸出,幫助清理了網路。
2015 年 9 月,CoinWallet 進行了第四輪也是最後一輪的壓力測試。這次他們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公開發布了包含比特幣餘額的私鑰。這導致產生了大量衝突交易,但由於可以使用"首次看到安全"原則丟棄,因此影響不如第三輪嚴重。
這些攻擊對比特幣產生了顯著影響,不僅在技術層面上改變了中繼策略,還影響了人們對比特幣上垃圾交易的看法。隨後,網路做出了一系列變化,包括礦工調整區塊大小限制策略、提高最低中繼費用、引入內存池限制等。
這些事件也加劇了區塊大小限制辯論中的緊張局勢。大區塊支持者將攻擊期間用戶體驗的下降作爲應該增加區塊大小限制的證據,而小區塊支持者則堅守立場。
最終,小區塊支持者贏得了這場爭論。如今,區塊已經常態化地處於滿載狀態,增加區塊大小限制以容納更多垃圾交易的想法已不再被視爲可行方案。然而,關於什麼構成垃圾交易以及如何從中繼和挖礦策略角度處理它的討論仍在繼續。
對比 2015 年和現在的情況,一個明顯的區別是當時攻擊者的惡意意圖可能比現在那些生成特定類型交易的行爲更加明確。另一個有趣的對比是費用支出的規模:2015 年約 10,000 美元就能造成顯著影響,而近期已有數億美元花費在被某些人視爲"垃圾"的交易上。這些對比凸顯了比特幣網路在面對不同類型的高容量交易時所經歷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