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加密貨幣被盜21.7億美元 個人錢包成新攻擊熱點

2025年上半年加密貨幣犯罪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

核心發現

2025年至今加密貨幣服務遭受超過21.7億美元資金盜竊,遠超2024年全年。其中對某交易平台的15億美元黑客攻擊(加密貨幣史上最大單次盜竊案)佔據損失主要部分。

截至2025年6月底,被盜資金總額比2022年同期高出17%。若當前趨勢持續,全年服務類平台被盜資金可能突破40億美元。

個人錢包被盜在整體生態盜竊中的佔比正逐步上升,攻擊者越來越多地瞄準個人用戶。2025年至今,此類案件佔全部被盜資金活動的23.35%。

針對加密貨幣持有者的暴力或脅迫行爲與比特幣價格波動存在相關性,表明攻擊者傾向於在高價值時期伺機作案。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地域趨勢

2025年至今,美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印度尼西亞和韓國成爲受害者的集中地。

從區域來看,東歐、中東和北非以及中亞和南亞在2024年上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受害者數量增長最快。

不同地區被盜資產類型也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反映了當地加密貨幣採用的基本模式。

洗錢行爲

從服務平台和個人端竊取資金的洗錢行爲存在差異。總體而言,針對服務平台的威脅行爲者通常表現出更高的技術復雜性。

洗錢者爲轉移資金往往支付超額費用,平均溢價從2021年的2.58倍波動至2025年至今的14.5倍。

有趣的是盡管轉移被盜資金的美元平均成本隨時間下降,但鏈上平均成本的倍數卻有所增加。

針對個人錢包的攻擊者更傾向於將大量被盜資金保留在鏈上,而非立即洗錢。

目前針對個人錢包的盜竊案中仍有85億美元加密貨幣滯留鏈上,而服務端被盜資金爲12.8億美元。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非法活動環境的變化

2025年至今的非法交易量有望達到或超過去年估計的510億美元。某受制裁交易所的關閉,以及某華語服務商可能被美國金融犯罪執法網絡列爲特別關注對象,這些事件重塑了犯罪分子在生態中的資金流動方式。

在這一變局中,資金盜竊成爲2025年的首要問題。其他形式的非法活動同比表現參差不齊,而加密貨幣盜竊的激增不僅對生態參與者構成直接威脅,也爲行業安全基礎設施帶來長期挑戰。

服務平台被盜資金激增

2025年至今活動在6月前的上升速度遠超以往任何年份,上半年即突破20億美元大關。

此前最嚴重的2022年服務平台被盜20億美元需214天,而2025年僅用142天便實現了相近規模。2023年和2024年則呈現更溫和的累積模式。

目前,2025年6月底的數據比2022年同期增長了17.27%。若趨勢延續,2025年全年僅服務平台被盜資金就可能超過43億美元。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個人錢包:加密貨幣犯罪新前沿

個人錢包被盜在總損失中的佔比持續增長。這一趨勢可能反映以下因素:

  • 主流服務安全措施改進,迫使攻擊者轉向個人目標
  • 個人加密貨幣持有者數量增長
  • 主流加密資產升值,個人錢包中資金價值提升
  • 更復雜的個體定向技術發展

按資產類型細分個人錢包被盜價值可發現三個關鍵趨勢:

  1. 比特幣盜竊佔相當大比例
  2. 存儲比特幣的個人錢包平均損失金額隨時間增加,表明攻擊者有意針對高價值目標
  3. 非比特幣及非EVM鏈上的個體受害者數量正在上升

這些因素表明,雖然比特幣持有者成爲定向盜竊受害者的概率低於其他鏈上資產持有者,但一旦受害,其損失金額異常龐大。前瞻性推論是:若原生資產價值上升,個人錢包被盜金額很可能同步增長。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暴力因素:當數字犯罪轉爲物理傷害

2025年針對加密貨幣持有者的物理攻擊數量有望達到歷史次高年份的兩倍。這些暴力事件與比特幣價格的移動平均線存在明顯相關性,表明資產價值漲可能誘發針對已知加密貨幣持有者的物理攻擊。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地域模式:全球受害者分布

2025年至今,美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印度尼西亞和韓國位列人均受害數量最高國家;而東歐、中東和北非及中亞和南亞的受害者總量在2024上半年至2025上半年間增長最快。

按人均被盜金額排名,美國、日本和德國仍居前十,但阿聯酋、智利、印度、立陶宛、伊朗、以色列和挪威的受害嚴重程度全球領先。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個人錢包被盜資產的區域差異

北美在比特幣和山寨幣盜竊中均居首位。歐洲是以太坊和穩定幣盜竊的全球中心。

亞太地區比特幣被盜總量排名第二,以太坊第三;中亞和南亞在山寨幣和穩定幣被盜金額中位列第二。撒哈拉以南非洲在被盜金額中墊底。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加密貨幣洗錢經濟學

個人錢包與服務端攻擊的洗錢行爲存在顯著差異。2024-2025年針對服務端的攻擊者大量使用跨鏈橋進行"鏈跳躍"洗錢,混幣器的使用也更爲頻繁。相比之下,個人錢包被盜資金更多流向代幣智能合約、受制裁實體及中心化交易所。

在洗錢過程中,被盜資金操作者支付超額費用,且成本隨時間劇烈波動。針對服務平台的攻擊者通常支付更高溢價,可能反映其需在資金凍結前快速轉移大額資金的緊迫性。

個人錢包被盜資金更多會滯留鏈上,大量餘額停留在攻擊者控制地址而非快速洗白或兌現。這種犯罪者持有行爲可能反映其對操作安全的信心,或模仿主流加密貨幣投資策略。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預防與緩解策略

服務平台應重視全面的安全文化、定期安全審計和能識別社會工程攻擊的員工篩查流程。代碼審計變得愈發重要,智能合約漏洞正成爲增長最快的攻擊載體。多籤熱錢包的實施爲機構安全提供了額外保護層。

對個人而言,保護持幣隱私可能與技術措施同等重要。高受害增長國家的用戶需特別警惕數字足跡和人身安全。針對加密貨幣富豪家庭的案件表明,數字資產持有者需考慮傳統安防措施,包括避免炫富、不在社交媒體泄露持倉或交易動態、實施基礎安防協議等。

展望:關鍵轉折點

2025年至今的數據呈現了加密貨幣犯罪的進化軌跡。某交易平台事件證明,即使行業頭部實體仍難抵御高級持續性威脅;個人錢包被盜激增則顯示加密貨幣持有者面臨空前風險。

進入2025年下半年,加密貨幣被盜資金前所未有之高。若被盜資金真如預測突破40億美元,行業未來數月的應對或將決定犯罪趨勢是持續惡化還是隨防御體系成熟而趨於平穩。

2025年加密犯罪年中報告:被盜資金激增至21.7億美元,個人錢包被盜佔比逐步上升

BTC-0.1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ETH储备银行vip
· 07-25 16:32
呵呵 割韭菜的戏码越来越烂
回復0
Stake_OrRegretvip
· 07-23 07:25
傻币才把钱放交易所
回復0
午夜交易者vip
· 07-22 17:02
草 小钱包没地方藏了
回復0
层叠巢机老狐狸vip
· 07-22 16:59
币圈韭菜欠割了
回復0
倒霉的矿工vip
· 07-22 16:59
韭菜真不好当啊
回復0
SigmaValidatorvip
· 07-22 16:54
散户的钱最好偷 没技术含量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