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准会降息或將推動比特幣價格突破10萬美元

比特幣與联准会降息:探討影響與未來走勢

近期比特幣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六月中旬,CPI數據公布後,比特幣價格飆升至接近7萬美元。然而,在联准会主席表態不會降息後,價格迅速跌破6萬美元大關。

今年比特幣的三大利好中,現貨ETF和比特幣減半已經實現。一月份現貨ETF獲批後,比特幣價格從3萬美元漲至4萬美元以上。四月份比特幣減半後,價格突破6萬美元,並在6-7萬美元區間盤整。

那麼,如果最後一個利好——联准会降息落地,比特幣價格會達到什麼水平呢?讓我們深入分析這個問題。

BTC三大利好已去二,就差联准会一聲吼了?

歷史降息對比特幣的影響

联准会上一次降息是在2020年,由於疫情原因,當時將利率降至接近零。再往前追溯到2019年下半年,這兩次降息可視爲同一週期。

2019年降息

2019年7月至10月是降息週期。當時比特幣價格從年初的3-4千美元漲至8千美元。降息消息公布後,價格在7月達到1萬美元高點,隨後開始下跌。這表明降息對比特幣價格的直接影響並不顯著。

BTC三大利好已去二,就差联准会一聲吼了?

2020年降息

2020年3月,联准会在短時間內兩次降息,將利率降至0-0.25%區間。然而,比特幣價格當時僅爲5千多美元,並未出現立即漲。直到年底才開始大幅漲,突破3萬美元大關。

BTC三大利好已去二,就差联准会一聲吼了?

美債收益率與比特幣關係

分析5年期國債收益率與比特幣價格走勢發現,2019年降息期間,國債收益率從3%降至2%以下,比特幣價格從3千多漲至1萬美元左右。但隨後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下降時,比特幣價格並未立即暴漲,而是延遲半年多才有反應。

BTC三大利好已去二,就差联准会一聲吼了?

通脹率與比特幣關係

比較5年期CPI(通脹率)數據和比特幣價格走勢發現,2020年底比特幣暴漲恰coinciding with美國CPI的快速上升。這表明通脹率可能是影響比特幣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BTC三大利好已去二,就差联准会一聲吼了?

真實利率的影響

真實利率(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與比特幣價格關係更爲密切:

  1. 2019年上半年:通脹率上升導致真實利率下降,比特幣價格漲。
  2. 2019年下半年:盡管降息,但通脹率也在下降,真實利率維持在0-0.5%區間,比特幣價格相對平穩。
  3. 2021年:疫情導致通脹率暴漲,而債券利率維持低位,使得真實利率爲負值,促使資金尋找其他抗通脹資產,比特幣價格暴漲。
  4. 2022年之後:联准会開始加息,真實利率由負轉正,美債重新跑贏通脹,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

BTC三大利好已去二,就差联准会一聲吼了?

美債規模與未來趨勢

近5年美債規模從22萬億增長到34萬億美元,而GDP增長相對緩慢。長期來看,美債規模難以持續快於GDP增長,未來可能不得不採取降息措施。這可能導致真實利率再次轉負,爲比特幣創造有利環境。

BTC三大利好已去二,就差联准会一聲吼了?

降息後比特幣價格預測

影響比特幣價格的關鍵因素是真實利率,即名義利率與通脹率的差值。如果通脹率維持不變,联准会將利率降至零,比特幣價格可能翻倍至12萬美元以上。但考慮到將利率降至零的可能性較小,如果利率降至2%左右,比特幣價格可能達到8-10萬美元。

BTC三大利好已去二,就差联准会一聲吼了?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月可能是本輪週期的關鍵時間點。市場普遍預期11月前會開始降息,同時國債問題也將成爲美國大選辯論的核心議題。如果出現限制長期債務規模的強硬承諾,比特幣可能迎來新一輪牛市。

總的來說,只要通脹率難以下降,持有比特幣作爲對沖工具仍是明智之選。隨着美債作爲抗通脹投資品的地位可能受到挑戰,比特幣作爲"電子黃金"的地位有望得到進一步認可。

BTC-0.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RektButSmilingvip
· 07-24 23:56
干了兄弟们 梭哈all in
回復0
资深链上福尔摩斯vip
· 07-24 00:26
🔬链上老韭菜,倒霉三年得明白一年

抽根烟看币价耍~~

回复:都别想太多,现在还年轻一把梭就完事
回復0
PriceOracleFairyvip
· 07-22 00:50
降息 = 数字上涨理论确认
查看原文回復0
空投黑洞vip
· 07-22 00:43
美联储真能顶住不降嘛
回復0
椰子丝半仙vip
· 07-22 00:27
看涨就完事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