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Web3從業者面臨的跨境法律風險與應對策略
Web3行業從業者的跨境法律風險分析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太坊等公鏈網路正逐步展現其作爲新一代價值互聯網的巨大潛力。這種去中心化的全球性公共基礎設施能夠實現數據的點對點傳輸、零成本訪問和信息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然而,其去中心化特性也帶來了監管缺失的問題,導致詐騙、盜竊、洗錢等犯罪行爲日益猖獗,並呈現出國際化和隱蔽化的趨勢。傳統的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制度已難以有效應對這些新型犯罪。
這一現狀正推動各國對傳統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制度進行大幅改革。本文將從中國相關法律規定出發,探討Web3從業者選擇海外工作是否可行。
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的基本概念
在討論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之前,需要先明確主權這一核心概念。主權是現代國際法體系的基石,其權利主體爲國家,意味着國家在本國領土範圍內享有最高且終局性的權力。同時,主權平等原則要求各國不得幹預他國內政。
基於此,管轄權的行使可分爲對內和對外兩個層面。對內行使權利是國家主權的直接體現,而對外行使權利則受到嚴格限制,以避免侵犯他國主權。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作爲一種對外執法管轄權,必然受到相應約束。
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利用經濟優勢,濫用長臂管轄對海外企業和個人進行刑事管轄和執法,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對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的濫用。
中國的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實踐
中國司法機關進行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時,首先需要確定對相關犯罪嫌疑人及其行爲具有管轄權,然後通過刑事司法協助程序,依據國際條約或雙邊協議向外國請求協助。
管轄權的確定
中國主要通過三種方式確立跨境刑事管轄權:
對於中國公民在國外實施的犯罪行爲,通常依據屬人管轄原則確定管轄權。《刑法》第7條規定,中國公民在國外犯罪的,適用中國法律,但最高刑爲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對於外國公民在國外危害中國或中國公民的犯罪行爲,《刑法》第8條規定,如果按中國法律規定的最低刑爲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適用中國法律,但犯罪地法律不予處罰的除外。
在請求外國司法協助前,還需要審查犯罪是否符合"雙重犯罪原則",即犯罪行爲在請求國和被請求國的法律中均被認定爲犯罪且應當受到刑事處罰。
刑事司法協助請求的提出與案件推進
刑事司法協助是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的基礎。中國《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規定,刑事司法協助包括送達文書、調查取證、安排證人作證、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沒收返還違法所得等多個方面。
提出刑事司法協助請求的主體取決於中國與被請求國是否存在相關條約。有條約的情況下,由司法部、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等機關在職權範圍內提出。無條約的情況下,則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與某些國家已籤訂刑事司法協助協定,爲跨境執法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礎。
近期跨境加密資產詐騙案例分析
2022年12月,上海靜安區檢察院披露了一起涉及加密資產的跨境詐騙案。犯罪團夥通過將受害人拉入炒股羣,假借"資深導師"身分誘導投資加密貨幣等方式實施詐騙。
上海警方接到線索後展開偵查,發現這是一個跨境電信網路詐騙團夥。該團夥以公司名義運營多個博彩網站和投資平台,以"穩賺不賠"等口號誘騙受害人投資。
在實際辦案過程中,警方並未向外國申請司法協助,而是在國內進行布控,最終於2023年2月至4月間在全國各地抓獲59名回流的犯罪嫌疑人。
這一案例反映出,盡管中國已與多國簽署刑事司法互助條約,但實踐中使用率不高,可能是由於效率低下、手續繁瑣以及相關人員對規定不熟悉等原因造成的。
結語
需要強調的是,從事Web3相關業務並不意味着必然涉及犯罪。然而,由於中國監管部門對加密資產持相對否定態度,加上一些執法行爲可能存在過度傾向,導致社會對Web3從業者產生了一些誤解。
但是,如果中國公民蓄意利用加密資產爲幌子,在境外實施針對中國公民的犯罪行爲,即使身在國外,也難逃中國刑法的制裁。因此,Web3從業者在選擇海外工作時,應當充分了解相關法律風險,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確保自身行爲的合法合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