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美國比特幣持有者畫像:超越政治的科技認知與價值觀分析
美國比特幣持有者畫像研究:超越政治與人口統計
近期,一項關於美國比特幣持有者的深度研究報告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份報告從人口特徵、政治傾向和道德基礎三個維度分析了美國比特幣的採用情況,旨在探索除標準人口統計數據外,可能影響比特幣持有和態度的其他因素。
研究要點
年輕男性更傾向持有比特幣:研究發現,比特幣持有者通常較年輕且以男性爲主。然而,在種族、民族、收入、教育和金融素養等方面,他們與美國整體人口並無顯著差異。
政治傾向與比特幣持有無關:盡管美國不同政黨對比特幣的態度差異明顯,但調查結果顯示,比特幣持有情況與政治傾向之間並無顯著關聯。各種政治背景的美國人持有比特幣的比例基本相同。
價值觀影響:研究運用道德基礎理論分析了比特幣持有者的價值觀和身分認同。結果表明,比特幣持有與特定道德基礎沒有明顯相關性。相反,對比特幣概念的理解、對其協議和資產的認可,以及對比特幣的道德感知更能影響持有決策。
研究背景
盡管比特幣已廣爲人知,但關於其持有者的詳細信息仍然有限。約95%的美國人了解比特幣這一概念,大約七分之一的美國人目前擁有比特幣,但詳細的統計數據仍然稀缺。
此前的相關研究往往存在樣本量小、研究範圍過寬或僅關注少數指標等局限性。大多數研究主要討論加密貨幣整體,而非專注於比特幣。因此,這項研究特別聚焦於比特幣,並將研究範圍限定在美國。
研究團隊與專業調查機構合作,調查了3,538名成年美國人,收集了受訪者的人口統計信息、道德傾向及他們對比特幣的態度。數據收集分兩個階段進行:2023年11月收集了初始樣本,包含3,022名受訪者;2024年3月收集了補充樣本,增加516名受訪者,重點探討比特幣ETF對公衆認知的影響。
人口統計特徵分析
研究發現,美國的比特幣持有者羣體呈現高度多元化。在種族、民族、宗教、婚姻狀況、收入、教育水平或金融素養方面,比特幣持有者與非持有者之間並無顯著差異。從人口統計學角度看,這兩個羣體在大多數指標上表現相似。然而,比特幣持有者在年齡和性別上有明顯不同:他們更傾向於年輕和男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性別不平衡現象在國際樣本中不太明顯,主要在美國的研究中表現突出。
政治傾向對比特幣持有的影響
從政治角度看,比特幣持有者與非持有者並無顯著差異。盡管比特幣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各政治派別的批評,近年來尤其受到政治左翼的攻擊,而其最堅定的支持者往往是共和黨人和自由意志主義者,這使得許多人誤以爲比特幣是一種右翼或自由意志主義現象。
然而,研究結果表明,比特幣持有者的政治分布與非持有者非常相似,大多數人都集中在政治光譜的中間位置。相較於非持有者,比特幣持有者更可能認爲自己處於極端位置,具體表現爲更多人認爲自己是非常自由派或非常保守派。
研究還發現,自稱非常自由派的受訪者最有可能擁有比特幣(21.9%),其次是非常保守派(17.6%),而中間派的持有比例最低(14.3%)。
唯一顯著的差異是,自由意志主義者更有可能持有比特幣,盡管他們在整個受訪者中所佔比例非常小(僅3%)。總體來看,比特幣持有者在政治上的分布與整體美國人口沒有顯著差異。政界人士、媒體精英和社交媒體用戶關於比特幣所有權的政治化言論往往具有誤導性,比特幣所有權與政治因素並無直接關係。
道德基礎與比特幣持有者的關聯
研究採用道德基礎理論探討了比特幣持有者的價值觀。該理論提出,人類的道德推理雖然是天生的,但會隨着後天的學習發生變化。理論最初提出了五個核心道德基礎:公正、關愛、忠誠、權威和聖潔,後來增加了第六個基礎——自由。
調查結果表明,自由派和保守派在道德基礎上的確存在一定差異,但並不像人們一直以爲的那樣有巨大的差異,反而十分相似。
比特幣持有者呈現出一個獨特的特徵,即更加關注文化自由和平等;在聖潔和忠誠上與保守派相當,在關愛上與自由派相當,而在經濟自由和權威主義上則處於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雖然比特幣持有者在道德基礎上的表現並不完全符合傳統的自由派或保守派分類,但他們更傾向於自由派的價值觀,尤其在自由和公正方面。同時,他們在其他道德基礎上的立場則介於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這表明比特幣持有者在道德取向上具有獨特的多元性和復雜性。
影響比特幣持有的關鍵因素
盡管人口特徵、政治傾向和道德基礎與是否持有比特幣的關係不大,但調查中發現了四個顯著影響持有比特幣決策的關鍵認知因素:
對比特幣底層技術的信任:包括對其安全性和準確性的信任。
對比特幣的知識:包括當前對比特幣的了解和對比特幣新聞的關注程度。
比特幣的實用性:相信比特幣在日常交易或投資中的實用性。
對比特幣的道德感知:認爲比特幣技術和使用者是道德的,並相信比特幣能改善社會。
調查結果顯示,比特幣持有者和非持有者在這些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比特幣持有者普遍對其技術更有信心,並認爲比特幣在道德上是積極的。而非持有者則表現出不信任或中立的態度。
這些認知因素是決定是否持有比特幣的關鍵。了解比特幣技術會增強對其網路的信任,進而相信其實用性,並意識到其可能帶來的社會效益。這些因素可能激勵個人購買或投資比特幣。相反,也可能是由於個人首先購買比特幣並將其視爲投資,隨着價值增長,他們對比特幣背後技術的興趣增加,進而更認同其實用性和道德性。
結論
研究表明,比特幣的持有與特定的社會或政治身分無關,而與個體的知識水平和對比特幣的認知密切相關。比特幣持有者往往是那些對技術有深入了解、認爲其有實際用途、值得信賴並且在道德上可接受的人羣。這種積極的態度驅使他們持有比特幣,而非簡單的政治或社會認同。
最終,這表明比特幣的普及並非局限於某個特定的政治派別或社會羣體,而是受到個人對技術理解和接受程度的驅動。這也意味着,比特幣的未來發展潛力取決於公衆對其價值和用途的認識,而非政治分歧。